2020年,又是极不平凡的一年。
恰逢“十三五”收官、脱贫攻坚决战之年,又遭新冠肺炎疫情突袭,水利改革建设任务特别艰巨繁重。
一年来,山东水利系统坚决落实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部署要求,紧紧围绕“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水利改革发展总基调,加快构建山东特色水安全保障体系,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考察时提出的“走在前列”的要求、实现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水利支撑。
投资规模创历史新高。2017—2020年,全省共完成水利建设投资1 734亿元,比“十二五”时期投资总额增长45.8%。其中,2020年全省完成水利建设投资突破630亿元,较2019年增长68%,水利助力山东经济回暖再立新功。
水利工程基础更加坚实。山东省“头号”水利工程小清河防洪综合治理等1 643个重点工程主汛期前按期完成;《全省重点水利工程建设实施方案》既定目标如期实现,为确保安全度汛发挥重要作用。
多项工作取得先进。河长制湖长制、水利建设投资落实工作受到国务院督查激励;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全国水土保持规划执行在国家考核中连年获优秀等次;2019—2020年度水利建设质量工作考核结果为最优等级A级。
行业监管能力进一步增强。在全国率先出台《规划水资源论证技术导则》《代建规程》《水土保持重点工程运行管护指导意见》等首个地方标准(意见)。小型水库管理体制改革取得新突破,目前已建成4个国家级样板县、23个省级示范县,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体系基本建立完善。
节水型社会建设加快推进。全省累计有94个县(市、区)达到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标准,占县域总数的69%,数量位居全国第一。
民生水利取得显著成效。农村饮水安全两年攻坚行动顺利收官,全省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7%,7 000万群众因农村饮水工程受益。水利助力山东省第一个通过国家四部委联合终期评估,97个碘缺乏病区县、1个大骨节病病区县、19个克山病病区县全部达到消除标准,历史性地解决了111万农村群众饮水型氟超标难题,197.9万贫困人口饮水得到高质量保障。
这些都是山东水利人交出的优异成绩单。
坚持问题导向
治水兴水新格局加速形成
着眼于破解工程性缺水和资源性缺水问题,山东省委省政府深入贯彻“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提出以“根治水患、防治干旱”为目标,以推动实施《山东省水安全保障总体规划》为主抓手,以实行河长制湖长制为牵引,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统筹,着力构建“全省一体、流域统筹、防洪供水生态并重”的治水兴水新格局,为破解山东水问题找准主攻方向、指明方法路径。将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河长制湖长制工作纳入省委省政府对各市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考核指标体系,形成了党委政府主导、部门协作配合的治水新局面,推动了全省水利事业超常规、跨越式发展。
加快补齐工程短板
防洪减灾能力大幅度提升
重点水利工程建设掀起新高潮。2020年主汛期前按期完成《全省重点水利工程建设实施方案》中确定的1 643个项目既定建设任务,水库水闸、河道堤防防洪除涝能力大幅度提升。跨市骨干河道、市管河道的重要河段达到50年一遇标准,其他河道(段)达到20年一遇,流域性大洪水防御能力大幅度提升。开工建设的烟台市老岚水库枢纽工程等45项抗旱水源工程,建成后将新增水库蓄水能力5.8亿立方米,其中11项已完成建设任务,水利工程防灾减灾体系进一步完善。水旱灾害防御工作成效显著。
2020年,山东省平均降雨量比历年同期偏多近三成,列新中国成立以来同期降雨量第6位,局地降雨突破极值,沂河发生1960年以来最大洪水,沭河发生有水文记录以来最大洪水。各级水利部门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按照“十个务必到位”的要求,全面落实各项防御措施,精准调度水利工程,成功防范应对6场暴雨灾害、1次台风影响和局部旱情。特别是通过科学调度,将沂河最大洪峰流量控制在12 000立方米每秒以内,避免启用邳苍分洪道,保护了分洪道内11.2万亩耕地和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全省所有大中型水库、重要湖泊、骨干河道无一出险,无一人因洪涝灾害死亡,因洪涝灾害受灾人口、倒塌房屋、直接经济损失,与近10年同期平均值相比,分别减少77%、89%、62%,水利工程防洪减灾效益显著。
水网体系更加完善
供水保障能力显著增强
骨干水网工程体系日趋完善。依托南水北调、胶东调水等省级骨干工程,相继建成黄水东调、峡山水库胶东战略水源地、引黄济青改扩建等重大引调水工程,实现长江水、黄河水、当地水优化配置、联合调度,进一步完善建成功能复合、协同联动的山东调水工程体系。骨干水网工程在最关键时刻起到了稳定民心、稳定发展的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全省兴建的第一座大型山丘区水库庄里水库建成蓄水;老岚水库枢纽工程开工建设;官路水库、双堠水库等前期工作积极推进;泰安王家院水库、临沂河湾水源、济宁孟宪洼水库等57处水源工程基本完成。
胶东四市(青岛、烟台、威海、潍坊)虽然是沿海城市,但却是山东由来已久的缺水地区。在胶州市、即墨区和城阳区交界处,有一座总库容1.46亿立方米的棘洪滩水库。这里储存的不仅是长江水,还有引来的黄河水,是引黄济青工程的唯一调蓄水库,承担着保障青岛市区八成以上的居民用水任务。引黄济青工程建成30多年来,累计引水超90亿立方米,累计配水79亿立方米以上,在城市供水、农业灌溉等方面,保证了青岛及工程沿线地区用水安全。同时,解决沿途缺水地区75万人口饮水困难,扩大改善灌溉面积300多万亩,发挥了显著的复合效益。胶东地区多线、多点、多水源供水格局正在形成,年新增调水能力4.52亿立方米、战略储备库容2亿立方米,基本保障了胶东四市平水年份用水需求。
脱贫攻坚见实效
乡村振兴水利基础持续巩固
大力实施农村饮水安全两年攻坚行动,累计完成投资超260亿元,完成1 043个省扶贫工作重点村饮水提升工程、4 652个无集中供水设施村通水工程、1 617个饮水型氟超标村水源置换或安装除氟设施,村级集中供水设施实现全覆盖,111万农村群众饮水氟超标问题得到彻底解决,197.9万贫困群众饮水安全得到保障。
全面启动实施引黄灌区农业节水工程。沿黄9市65处引黄灌区72个项目共完成投资161亿元,建成桥、涵、闸、泵站等渠道建筑10 060座,衬砌、整治渠系12 856公里,安装渠系量测水设施6 730台(套),建成田间节水工程面积88万亩。工程建成后可改善有效灌溉面积2 700万亩,年均节水7.93亿立方米,有效化解群众关注的水费计收矛盾,保障全省粮食安全。
在全国率先出台《山东省水库移民工作监督检查实施细则(试行)》,全年发放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直补资金11.18亿元,下拨项目扶持资金13.85亿元,安排基础设施、农村饮水安全、产业发展等扶持项目1 762个。在全国率先建设“美丽移民村”110个,建成移民社区49个,近8万移民搬入新居。山东省获水利部、财政部移民后期扶持基金绩效评价优秀等次。
深入推进河湖治理管护
水生态“红利”不断释放
2020年,山东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签发2期省总河长令,先后召开省总河长会议、全省河长制湖长制现场推进会进行部署,各级河湖长累计巡河湖370余万人次。推进河湖清违清障常态化,整治河湖违法问题3 239个。临沂市沂河高分通过国家第一批示范河湖建设验收。全省创建130条(段)省级美丽示范河湖,整治河道长度1 588公里、湖泊294平方公里,河湖沿岸群众亲水乐水幸福感明显提升。持续推动水域岸线空间管控,全省7 700多条农村河湖完成岸线测绘5.27万公里、埋设界桩22.4万个,2 392条/段应编制岸线规划的县级以上河湖全部完成规划编制。全面推动河长制湖长制进校园,评选最美河长、河管员、企业河长、巡河志愿者60人,社会公众参与度大幅度提升,党政负责、部门联动、各方参与、层层落实的河湖监管保护格局不断巩固。
水土流失治理提前超额完成任务。全年治理水土流失1 305平方公里,提前超额完成年度治理任务,进度位居全国前列。根据动态监测结果,全省水土流失面积减少1%以上,中度及以上水土流失面积持续减少,呈现出面积与强度双下降趋势。泰安市“四轮”驱动开展水土保持工作入选水利部2020年十大基层治水经验。
节水型社会建设稳步推进,重点行业和领域节水成效显著。全省节水灌溉面积达到5 200万亩,亩均灌溉用水量降至166立方米;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0.6 434,保持全国领先水平,保持粮食连年增产不增水;污水再生利用率达到35%以上,城镇公共供水管网漏损率降至7.97%;规模以上高耗水行业水重复利用率达90.3%;预计2020年全省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分别较2015年降低18%和10%。全省累计有19个城市获得国家节水型城市称号,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县(市、区)总数达94个,连续12批次1 308家单位被评价命名为省级节水型企业(单位)、社区(居住小区)。高校合同节水进展顺利,17所高校达到节水型高校评价标准,占全省高校总数的11%。省级机关和省直属事业单位全部建成公共机构节水型单位。
锐意进取破难题
体制机制改革富有成效
水利行业监管力度持续加大。颁布《山东省水资源条例》,组织开展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清理15次,水利法治建设不断深化。行业监管机制基本构建。制定《山东省水利监督实施办法》和12个专业监督检查办法,创新实行指挥、计划、要求、平台、管理“五统一”,“线上线下”双线作战,“检查、整改、反馈、提升”四环推进等方法,建立“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四位一体”的监管组织体系。狠抓水利行业“放管服”改革,积极推行承诺制审批,取水许可证纳入省市电子证照库,取水许可电子证照纳入省政府第一批电子证照试点并于10月底启用。
探索水文管理服务改革新路径,在全国率先建成“省市县乡村”五级水文管理服务体系。全省设置县级水文中心75个、乡镇水文服务中心400多处,聘用农村水文管理员4 600多名,扎实推进全省75处县级水文中心标准化建设,7个设区市政府出台具体意见或办法,40个县级水文中心实现“双重管理”,水文管理服务能力大幅度提升。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扎实推进。落实《山东省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实施方案》,全省累计实施改革面积5 272万亩,占全省总任务的60%。农村供水工程水价核定工作顺利完成,农村饮水工程运行管护机制改革有序推进。全省累计成立191家农村供水公司,占总计划的100%,纳入县级供水公司统一服务人口近5 000万人,占总人口的70%。
小型水库运行管护机制改革不断深化,莒县、泗水、莒南、莱西等入选全国深化小型水库管理体制改革样板县。以落实管护主体、人员、经费为重点,因地制宜探索出“泗水路径”“莒县模式”“莒南经验”“沂水样本”等小型水库管护新模式,目前建成23个省级深化小型水库体制改革示范县。夏津县基层水管单位改革经验入选2020年十大基层治水经验候选名单并被新华社《高管信息》予以刊载。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也是开启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的第一年。全省水利工作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治水兴水决策部署,以“根治水患、防治干旱”为目标,积极践行水利改革发展总基调,固根基、补短板、强弱项,加快构建山东特色水安全保障体系,为现代化强省建设提供更加可靠的水利支撑和保障。